1、第一章思维与创新思维1.什么是思维?思维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思维是人脑的机能,是人类认知的高级阶段,是人的大脑对客观世界的间接和概括的能动反映。
2、思维的的特征表现为两个方面:本质特征和功能特征。
【资料图】
3、思维的本质特征主要有间接性、概括性和内隐性。
4、思维的功能特征主要有逻辑性、批判性和创新性。
5、2.什么是创新?创新有哪些基本特征?创新是对既往的超越,是人类独创力、扩张力和智慧力的一种表现形式。
6、创新具有智能性、社会性和团队性等主要特征。
7、3.什么是创新思维?创新思维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创新思维是一种超越性智慧,它表现为思维的跳跃,它是在人的思考中实现超越。
8、含义包含两个方面内容:创新思维寻求思维的跳跃;创新思维是一种能动思维模式的选择4.创新思维的本质是什么?如何超越我们思维的惰性?穿新思维的本质就是在思维中不断地加入异质成分。
9、创新思维的两种超越:自身超越和境界超越。
10、㈠自身超越:超越思维的惯性;超越思维的惰性——思维惰性的一种表现是不去问为什么,思维惯性就是惰性最基本的表现,思维的惰性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知足常乐,四平八稳,安于现状自以为是,盲目轻信,不求深入迷信权威,跟随大流,不冒风险④自认平庸,没有自信,不思进取⑤利益驱动,只顾眼前,不识泰山,我们只要克服以上几点,把不可能变成可能,这种新的可能性就是创新;意志的超越㈡境界超越:前提超越、逻辑超越、关系超越5.创新思维在实践活动中有什么作用?公共关系活动与创新思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公共关系活动本质上是一种创新思维活动,创新思维是公共关系活动的理论基础,公共关系活动是创新思维的具体应用。
11、创新思维贯穿公共关系活动的全过程和各种类型;创新思维涉及公共关系策划的各要素。
12、创新是公共关系活动的基本特性,是公共关系活动的灵魂。
13、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企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实施公共关系活动人员需要具备高超的创新思维能力,并全面掌握与公共关系活动密切相关的创新思维技法。
14、第二章创新思维的基础1.为什么说人人都有创新思维的潜在能力?人人都有潜在的创新能力,因为创新既是社会的需要也是个人的需要,社会的发展进步也为我们进行创新活动准备了广阔的空间。
15、㈠人具有潜在创新能力的社会依据:创新本质上是社会需要的产物创新是个人回应社会挑战的需要人人都有无限的创新空间㈡个体创新的生理基础:人从整体上就是生物创新的产物人脑的认知功能具有创新能力㈢创新是人类进化的特殊能力:人手的创新进化人足的创新进化人脑的创新进化2.如何理解知识?创新思维和知识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知识的一般定义:知识是人类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积累起来的精神文化财富和认识成果。
16、2知识的操作性定义:知识=信息+关联知识的分类:知识的智能分类——语言文字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知识的常规分类: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人文科学知识*知识的本质在于,它是人类认知关于客体结构的属性和规律的恰当反应,能够消除认知主体一些不确定性的信息。
17、***创新思维是一种超越性智慧,思维是人类智慧的核心,知识实际上是创新思维的结晶。
18、就人的实际创新思维活动而言,思维中的超越总是一定知识条件下的超越,思维主体,总是在一定的知识背景下的创新活动。
19、*最佳优化知识结构的基本要求:在知识结构中必须具有优化配置的基础知识;在知识结构中必须具有优化配置的专业知识;思维主体知识结构必须处于一种开放和动态的状态。
20、3.什么是自然语言?自然语言有些什么特征?自然语言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的过程中约定俗成,也就是自然形成的,因而称之为自然语言。
21、*自然语言是创新思维表达的主要工具。
22、“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他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语言的。
23、——爱因斯坦(语言和创新思维的关系阐述)自然语言的基本特征:自然语言具有民族性和地域性特征自然语言具有丰富多彩的特征自然语言具有模糊性特征④自然语言具有社会性特征*自然语言的基本功能:情景表达功能、信息交际功能、行动指示功能(信息储藏功能、礼仪功能、美学功能)*创新思维和自然语言的关系: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思维是语言中蕴含的内容对自然语言的敏感是创新思维的重要先决条件自然语言的转换生成能力是实现创新的重要前提。
24、4.什么是科学语言?科学语言和创新思维有些什么关系?科学语言是在自然语言中加入了精确定义的术语、符号、公式和图表,描述科学活动的过程,表达和存储科学成果的语言。
25、*术语:是表达科学概念的语言符号*科学语言的特征:具有精确性、客观性、简洁性特征**科学语言和创新思维的关系:创新思维促进了科学语言的产生科学术语、科学公式和科学图表的形成是创新思维的结果5.实践能力有些什么特征?实践能力的定义:实践能力是一种日常生活的智慧,这种智慧很少得到主流承认,但又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实实在在的智慧。
26、*实践能力的重要技能:缄默认知——它具有超越功能实践能力的特征:经验特征、智慧特征、创新特征——表现在两个方面:实践能力是创新思维的基础性层面实践能力的创新性需要经验直觉、非言语沟通特征、技能接受特征。
27、第三章创新思维实践:问题解决*创新思维总是面对问题的挑战;在创新思维的过程中寻求问题解决的方案1.什么是问题?什么是论题?用实例说明问题和论题之间有什么关系?3问题是某种事态在人头脑中的反应,这种事态令人困惑或者令人不满意,但对这种事态,又没有现成的解决方法去改变,该事态挑战我们的智能。
28、论题是一种观念性的事态在人头脑中的反映,这种观念性事态挑战我们的智能,引起不同人群之间的争辩。
29、**问题和论题是两个意义相近的概念,但也是有区别的概念。
30、区别:概念的着重点不同。
31、问题的着重点在其对现有事态和期望事态之间的差距,它主要表现为认知主体对现有事态的不满意。
32、论题的着重点则在该语言陈述所表达的观念,因为认知主体不同的认知背景,对该陈述所表达的观念具有不同的评价。
33、问题和论题的处理方式不同。
34、对于问题而言,这个努力的过程一般而言是问题解决的过程,对于论题而言,就主要是一个观念认同的问题。
35、这个争辩和协商的过程一般而言不是解决问题,而是去讨论问题。
36、**问题和论题的关系:所有的论题本质上都属于问题问题和论题互相渗透。
37、例如:城市存车问题,存车问题实际上是事实情况和观念事态的一个综合,这个问题中就包含这一些有争辩性的论题。
38、我们要分析存车问题出现的原因,这种分析中就会出现各种不同的论题。
39、有的人会说是汽车太多了,有的人会说是摩托车太多了,有的人也许会说是自行车太多了。
40、汽车太多既是论题,也可以说成是汽车太多的问题。
41、***问题的分类:㈠界定明确的问题和未界定明确的问题㈡境况问题和价值问题境况问题的特征:它是在客观事实基础上产生的问题解决这样一类问题,需要用事实来验证,或者需要用新的境况来替代旧的境况价值问题的特征:这些问题中包含着认知主体的主观意志,或者主观信念这样一类问题,往往不仅仅是用客观事实来验证,更多的是依赖人的观念认同价值问题大都和人类的行为相关,因此价值问题也是人类行为问题。
42、2.什么是问题意识?如何培养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对问题的一种敏感,产生这种敏感的动因是人对周边世界的好奇心。
43、问题意识是在实践中培养的。
44、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思维主体问题意识的培养,包括观察力的培养和良好心态的培养两个方面。
45、观察力和良好心态的结合,能够激发思维主体强烈的问题意识。
46、3.问题解决过程有些什么基本步骤?用你解决问题的实例简要说明这些步骤。
47、创新思维过程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解决的步骤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准备阶段、调查阶段、观念阶段、评价阶段。
48、实例(见P121)4.如何在问题解决中产生解决问题的新观念?创新思维的开放性在于,尽管我们陈述了一个问题解决的基本步骤程序,但这个陈述并不是刻板的、一成不变的。
49、(P121)5.为什么要对解决问题的观念进行评价?因为在解决问题的观念阶段最能体现人的创新思维,许多新主意和新点子都是在这个阶段中产生的。
50、(在这个阶段,认知的主体一是要设想尽可能多的解决问题的观念;二是要充分激发主体的想象力;三是要特别关注问题解决对象的边缘部分。
51、)在问题解决的观念阶段,主意和点子都是很粗糙的,我们不能过早的评价主意,或带上评价色彩,因为过早的评价会把好主意扼杀在摇篮之中,但是,一旦为解决问题提供了许多思路,提供思路的工作告一段落,我们对思路的评价任务就开始了。
52、**因为评价是对观念和主意进行选择的需要;评价是为决策提供依据的需要;评价可以完善问题解决的主意和方案。
53、*主意评价的要点:弄出主意的细节;找出主意中的缺陷和困难;完善问题解决的主意。
54、4第四章创新思维方法1.如何理解思维方法的创新?思维方法是我们进行思维的途径。
55、思维领域中的创新,常常表现为思维方法的创新。
56、思维方法表现为思维主体控制对象的程序。
57、思维方法的创新意味着,任何现有的思维方法都处在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之中。
58、每一种现有的思维方法都包含着创新,这些思维方法当中也包含着一些有待改造有待进化的因素,可以对之进行完善和创新的因素。
59、2.什么是创新思维方法,创新思维方法有些什么基本特征?*创新思维方法是用超越性的智慧来组织协调思维对象要素的途径和思路。
60、创新思维方法是思维主体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产生的思路;创新思维方法总是表现为对一般性思维方法的应用;创新思维方法是给思维方法增加异质成分。
61、*创新思维方法的作用:认知和实践之间的中介;产生新观念新发现的工具;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启示功能;对客观事物发展进程的适应、控制和引导功能。
62、*创新思维方法的基本特征:能动性;互补性;层次性;实践性——实践性表现在:创新思维方法本身就是实践的产物;创新思维方法还需要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发展,不断地出现更能激发人创造性的新方法;创新思维方法用于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人们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总要自觉能动地去运用创新思维方法。
63、3.简述信息交合法的基本步骤?信息交合法是创新思维整体性原理和超越性原理的综合体现。
64、*基本步骤:1.确定坐标原点,并将思考对象分解成若干独立的信息要素;2.确定子类;3.连接不同的信息坐标点,每一个信息坐标点连线都是一种新的信息反应物,是我们可能进行创新的品种。
65、我们可以连接两个点,也可以连接3个,4个甚至8个点;4.从产生的这些新信息中,选择合适的我们所需要的信息。
66、4.多米诺思维方法依赖创新思维的什么原理,请列举我们周围生活中产生多米诺效应的例子。
67、是依赖创新思维中的微量效应原理,例如:范可钦为杭州西泠电器集团新产品西泠冷气机在《文汇报》上刊登的整版广告5.什么是极限思维方法?极限思维方法是一种假设思维方法,它是把所思考的问题及其条件进行理想化的极限假设,在这种理想化极限假设的条件下,常常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恰当办法,从而实现创新。
68、典型案例:伽利略发现惯性定律的思维过程。
69、第五章演绎方法1.什么是创新思维的逻辑方法?创新思维的逻辑方法包括哪些?逻辑思维是在命题的真假二值基础上的推理过程,不矛盾律、排中律和同一律是这个推理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基本规律。
70、逻辑思维方法是在推理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
71、这些方法包括:演绎方法、归纳方法、类比方法。
72、逻辑思维方法是演绎、归纳和类比方法的总称。
73、2.什么是演绎方法?演绎方法是从一般性前提获得个别性结论的推理方法。
74、主要集中在数学和逻辑学之中。
75、*命题逻辑是演绎推理最基础的部分;第二部分是范畴三段论推理。
76、3.复合命题有些什么类型?命题逻辑有哪些推理格式?复合命题有四类:联言命题、选言命题、假言命题、负命题。
77、5*联言推理、宣言推理、假言推理(P177)什么是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概念外延间有哪些关系?概念的内涵是指: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它所具有的本质属性。
78、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那些本质属性的思维对象。
79、*概念外延的五种关系:全同关系、真包含于关系、真包含关系、交叉关系、全异关系。
80、4.三段论推理的结构是什么?三段论推理有哪些推理规则?三段论推理的结构:三段论是由三个直言命题组成,其中两个命题是推理的前提,一个命题是推理的结论。
81、*推理规则:中项的两次出现至少有一次是周延的;如果一个项在前提中不周延,那么它在结论中也不周延;如果结论是肯定的,那么前提都是肯定的;如果结论是否定的,那么前提有且仅有一个是否定的。
82、第六章归纳、类比和科学假说1.归纳方法和演绎方法的主要区别在什么地方?区别:第一,在演绎推理中,前提和结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充分条件的关系,前提蕴涵着结论。
83、而在归纳推理中,前提和结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必要条件的关系。
84、第二,有效演绎推理的前提对结论的支持度都为最高的支持度,而不同的归纳推理的前提对结论的支持度却是有弱有强的。
85、2.什么是差异法,为什么说差异法是穆勒五法最基本的方法?差异法是用来寻求在特定的场合下,被研究现象的充分条件。
86、内容:在被研究现象出现的场合与被研究现象不出现的场合中,如果只有一个先行情况与被研究现象同时出现和不出现,那么,该先行情况就是被研究现象的充分条件,也就是被研究现象产生的原因。
87、*穆勒五法中的共变法,契合差异并用法都可以看作是差异法的特例,都是差异法的延伸和扩展。
88、3.类比法和归纳法有什么关系?类比法在创新中有什么作用?关系:归纳类比互相依赖;归纳和类比的可靠性比较作用:助发现的作用;类比的解释作用;作为模拟法的逻辑根据。
89、4.什么是假说?假说评价有些什么标准?假说的理解:在形成科学理论的过程中,开始构建理论雏形的那个阶段的设想。
90、评价标准:该假说和已经建立的科学假说是相容的;假说的预见能力和解释能力;假说的简洁性。
91、假说的作用:它是形成科学理论、发展科学理论的必经阶段;假说是科学分类的依据。
92、5.建构一个假说的基本步骤是什么?试举科学实例说明假说的基本步骤。
93、基本步骤:认定问题;设定初步假设;收集更多的事实证据;设计更精致的假说;推出进一步的结论;验证这些结论;应用这一假说理论。
94、第七章发散性思维1.什么是发散性思维?发散性思维方法和逻辑思维方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发散性思维是在思维过程中,充分发挥想象力,有一点向四面八方展开,通过对思维对象的1.好奇1.好奇——创新意识的萌芽黑格尔说过:“要是没有热情,世界上任何伟大事业都不会成功。
95、”所有个人行为的动力,都要通过他的头脑,转变为他的愿望,才能使之付诸行动。
96、如果一个学生仅仅记住了数学的各种定理与公式,而不能把学到的知识用于发现新问题,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只学习老师讲的知识,只记忆书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应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的基础上,勇于探索,善于创新。
97、那就是教师应在教学中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理,这是唤起创新意识的起点和基础。
98、在英语教学中,我常常创设活跃的课堂气氛,引导学生热烈讨论,各抒己见,常用简笔画,体态语言,故事小片段,或与其它学科联系起来讲解英语知识点,引发学生的好奇心理。
99、例如:在教liein,lieon,lieto(位于)的区别时,我在黑板上分别画了几个表示内涵、相切、相离的几何图形,清楚地表达了这三个词组的不同意思。
100、然后再画一幅中国地图、一幅日本地图及一幅俄罗斯地图,以它们在世界地图上的确切位置更加明确地显示了这三个词组的不同含义。
101、学生们从好奇中掌握了知识,并逐步产生了创新的意识。
102、2.兴趣2.兴趣——创新思维的营养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03、”可见他特别强调兴趣的重要作用。
104、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感情的体现,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因素,事实上,只有感兴趣才能自觉地、主动地、竭尽全力去观察它、思考它、探究它,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容易在学习中产生新的联想,或进行知识的移植,做出新的比较,综合出新的成果。
105、也就是说强烈的兴趣是“敢于冒险、敢于闯天下、敢于参与竞争的支撑,是创新思维的营养。
106、每天,我让值勤班长在黑板右边一小栏里写上“座右铭”(名人名言),让其在英语课开始时用英语说出这个“座右铭”。
107、为了能在课上出色的表现,更加流利地用英语表达名人名言,每个学生在轮到自己当值勤班长的前几天就积极作好准备。
108、每当值勤班长一说完,我总是用激励的话语:“Welldone!”(真棒)。
109、久而久之,大大地增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口语表达能力。
110、同时,每逢重大节日,我总是让学生自制英语贺卡,送给老师和亲朋好友。
111、去年圣诞节,有一个英语成绩很差的学生送给我一棵自己用小树枝拼制出来的圣诞树,上面还挂满了“彩灯”、“红星”,还有一张贺卡,上面用并不漂亮的英文字母写着:“MerryChristmas”(圣诞快乐),我感动不已,在班上高度赞扬了他的这种创新精神。
112、这一学生从此喜欢上了英语,到毕业时已成为班上英语成绩的佼佼者。
113、3.质疑3.质疑——创新行为的举措质疑——发现教学,是以智力多边互动为主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教学活动。
114、质疑的指导思想是:“以学生为中心”,多渠道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积极地参与学习的过程,做学习的主人,开启他们的创新思维的闸门。
115、我国古代教育家早就提出“前辈谓学贵为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从疑生,疑解则学成”。
116、20世纪中期布鲁纳认为发现教学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智慧潜能,有利用培养他们学习的内在动机和知识兴趣。
117、有一位物理老师做了一个实验,他用一小支蜡烛,并在蜡烛的底部粘上一个硬币,放在半碗水里,蜡烛刚好露出水面一小段,然后点燃蜡烛,蜡烛燃烧了一会儿,逐渐接近水面。
118、当蜡烛烧到水里时便“熄灭”了,过了一会又突然燃起来了;一会儿又“熄灭”了,再过一会儿又燃起来了,这样连续了三次,他就问同学为什么?最终蜡烛真的熄灭了,他又问学生为什么?他让学生们相互质疑、相互讨论,最后得出结论是与氧气有关。
119、这一实验让学生从悬念中获得了知识,使其深深地记在脑海里。
120、4.探索4.探索——创新学习的方法创新性学习方法——探索学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直接式学习法。
121、就是根据创新的需要而选修知识,不搞烦琐的知识准备,与创新有用的就学,没有用的不学,直接进入创新之门。
122、2.模仿学习法。
123、就是指学生按照别人提供的模式样板进行模仿性学习,从而形成一定的品质、技能和行为习惯的学习方法。
124、换句话说就是从“学会”到“会学”。
125、3.探源索隐学习法。
126、学生为了积极地掌握知识采用创新性的思维方式,对所接受的某项知识出处或源泉进行认真的探索和追溯,并经过分析、比较和求证,从而掌握知识的整个体系,探源索隐学习法对于激发自己提出问题大有益处。
127、4.创新性阅读法。
128、以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见解,从而能超越作者和读物,产生出创新思考获取新答案的阅读方法。
129、5.创新性课堂学习法。
130、通过老师的传授和指导,让学生获得系统的知识和形成一定的能力。
131、同时,学习也可以通过预习中对新知的自学和探求,以便上课时进入一种全新的精神状态,利用一切机会大胆发言,大胆“插嘴”,从而获得课堂学习高效率为了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探求知识的能力,发挥学习中的创新精神,我常让学生讲解英语课文中的某一段或整篇阅读材料。
132、实践证明,学生在准备时会很认真地阅读材料和分析课文,把其中的重点找出来,然后一一理解后再给同学们讲解。
133、讲解时他(她)会取老师之精华,方法往往很新颖独创、风趣幽默,常常收到出乎寻常、令人满意的效果。
134、综上所述关于知识经济时代的教育,或未来的教育不论作何种解释、何种作法,如果不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不通过创新性的教学,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发掘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就不可能培养出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也就不可能培养出适应时代需要的创造性人才当今社会领导者一方面要求员工大胆创新,另一方面却没给员工足够的思考空间和时间,更多企业甚至鼓励员工加班加点,让员工疲惫不堪,认为工作时间的延长自然会做出更大的贡献,其实这样只会让员工的创造力下降,一个疲劳的人哪有精力去“灵机一动”?有一个公式:创造力=人×(信息+知识),所以我们要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开发,同时,我们更应加强在生活中对创新思维的应用。
135、战略创新思路 所有企业都必须思考以下三个基本战略问题:(1)谁是我们的顾客?(2)我们应为这些顾客提供什么产品或服务?(3)我们应如何有效地提供这些产品和服务?要确定企业战略,管理人员必须对这三个问题作出正确回答。
136、 随着时间的推移,某个行业的战略定位空间会逐渐被不同的企业填满,即这些企业利用大部分可能采用的技术与分销方法,为大多数细分市场提供各种形式的产品或服务。
137、战略创新指企业发现行业战略定位空间中的空缺,填补这一空缺,并使之发展成为一个大众市场。
138、战略定位空间中的空缺可以是:(1)新出现的顾客细分市场或竞争对手忽视的现有顾客细分市场;(2)顾客的新需要或竞争对手未能充分满足的顾客目前的需要;(3)为目前或新出现的顾客细分市场生产、传递或分销现有的或创新的产品或服务的新方法。
139、顾客爱好、技术、政府政策等外部环境变化都会引起这些空缺,企业也可主动创造空缺。
140、 战略创新方法 1.重新确定企业的商业定义 企业很久以前确定的商业定义会影响企业对其所从事的业务活动的看法,进而影响企业的战略决策。
141、因此,企业重新思考目前的商业定义,可能是最有效的战略创新方法。
142、 企业确定的商业定义会决定企业如何确定自己的顾客、竞争对手、竞争实力,也会决定企业对关键性成功因素的看法,并最终决定企业的竞争策略。
143、成功的战略创新者会采用与所有竞争对手完全不同的竞争策略,而战略创新思路的来源是管理人员对企业以前确定的商业定义提出质疑。
144、 战略创新的核心问题是重新确定企业的商业定义。
145、企业有以下三类方法确定商业定义:(1)根据传统的思想方法,企业根据自己销售的产品,确定商业定义。
146、(2)美国著名营销学家莱维特指出:根据产品类别确定企业商业定义,会把企业引入歧途。
147、他认为企业应采用顾客导向思维方法,根据自己能满足的顾客需要,来确定商业定义,分析本企业的产品能为顾客提供哪些利益。
148、(3)企业根据自己的核心能力,思考商业定义。
149、这三种方法各有利弊,管理人员可根据各种定义是否有助于本企业充分利用其独特的能力,增强竞争优势,判断本企业应采用哪一种定义。
150、重大的战略创新往往是企业改变商业定义的结果。
151、 具体可采用以下步骤: (1)列出所有可能的定义。
152、例如,宝马(BMW)公司是轿车公司、名牌轿车生产公司、交通运输公司、满足顾客自尊心的公司、汽车驾驶公司等。
153、企业应尽可能多列出几种定义。
154、 (2)根据一系列标准,评估每一个定义。
155、对每一个可能的定义,管理人员都应分析:谁是本企业的顾客?他们需要什么?谁是本企业的竞争对手?本企业是否能以独特的方法比竞争对手更好地满足顾客的需要?本企业的市场是否有吸引力?本行业有哪些关键性成功因素?本企业能否履行诺言?竞争对手会作出什么反应,确定哪种商业定义?这一分析的目的是识别本企业最有利的商业定义。
156、 (3)选定商业定义。
157、这是非常关键的一个步骤,这一决策会影响企业的一系列后续性决策。
158、 (4)分析竞争对手的反应。
159、如果竞争对手重新确定他们的商业定义,他们会采用什么战略?本企业应如何应对? 管理人员每隔一两年应重复一次上述的程序。
160、竞争对手都根据行业公认的商业定义进行竞争,企业通过不断地探索、“发现”新的商业定义,就可采用新的竞争措施,使竞争对手措手不及。
161、 2.重新确定企业的顾客 战略创新思路的第二个来源是重新思考“谁是我们的顾客”。
162、管理人员不仅应根据顾客的特点(是否愿意按期付款、具有支付能力、可使企业盈利),而且应根据企业是否具有各种独特的资产和能力,比竞争对手更有效地为顾客提供更优质的产品或服务,明确企业应为哪些顾客服务,不应为哪些顾客服务。
163、 管理人员从战略的角度考虑“谁是我们的顾客”的目的是发现新的细分市场,或创造性地重新划分现有的市场,组合新的细分市场。
164、许多管理人员认为:顾客产生新的需要之后,新的细分市场才会出现。
165、但这并非惟一原因。
166、有时,顾客的需要并未发生变化,而顾客重视的产品属性已发生变化。
167、管理人员深入了解顾客重视的属性,就可能会发现一个新的细分市场。
168、 管理人员也可能会发现竞争对手忽视或放弃的某个小型细分市场,如果某个新企业能高效地满足这个小型细分市场的需求,就可占领这个细分市场。
169、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并没有发现顾客新的需要,而是发现了更有效地满足顾客目前需要的方法。
170、企业也可创造性地重新划分现有市场,按照新思维方法,将几个不同的细分市场合并为一新细分市场。
171、重新组合细分市场之后,企业也可创造某种新需要,逐渐扩大这个新细分市场规模。
172、总之,企业不仅可根据顾客的新需要,而且可采取许多其他方法,发现新的细分市场。
173、然而,要识别新的细分市场,企业就必须积极主动地思考“谁是我们的顾客”。
174、 许多战略创新者首先找出目前的竞争对手忽视的一个细分市场(通常为低档市场)或小型细分市场,然后再根据这个市场顾客的需要,设计产品及其传递体系。
175、由于战略创新者聚焦于一个小型、适当的细分市场,几乎不会与竞争对手争夺顾客,因此竞争对手仍能控制大众市场,他们往往不会重视战略创新者。
176、然而,随着这个小型细分市场逐渐发展成为大众市场,战略创新者变成了新的市场领先者,所有竞争对手才会紧张地寻找对策。
177、沃尔玛、佳能、苹果、戴尔、美国西南航空公司等企业都经历过这个发展过程。
178、 企业选定某个小型细分市场,并不等于说企业已创新战略。
179、企业选择适当的、最终会发展为大众市场的小型细分市场,才可称作战略创新者。
180、 3.重新确定本企业的产品或服务 战略创新思路的第三个来源是重新思考:“我们应向顾客销售什么产品或服务?”许多管理人员认为在选定企业的顾客之后,就可确定本企业应为顾客提供哪些产品和服务。
181、然而,从战略的角度来看,管理人员也可先确定本企业应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然后再确定目标市场。
182、 要创新战略,企业必须首先发现顾客新的或正在变化的需要、爱好、重视的属性,首先开发新产品、新服务或采用更好的方法,满足顾客的这些需要。
183、然而大多数情况下,企业只了解顾客的需要。
184、监控顾客需要的变化,并不见得能引起战略创新,必须通过创造性思考,才能真正理解顾客的需要,形成新产品、新服务开发的具体构思。
185、 管理人员应深入了解客户的业务活动以及客户如何满足其顾客的需要,以便在客户意识到自己的需要之前就明确本企业应为他们提供哪些新服务。
186、企业可向客户的顾客、竞争对手、供应商、员工了解情况,了解客户的价值链,与客户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监控客户的竞争对手的经营活动,以便加深对客户业务活动的了解,尽早发现客户的新需要。
187、 此外,企业也可通过外部基准比较,发现市场新动向,还可通过不断地测试新产品,探测顾客潜在的、不易觉察的需要。
188、 4.重新确定企业提供产品或服务的方法 企业也可利用自己的核心能力,开发新产品,或采用与竞争对手完全不同的经营方法。
189、 (1)分享核心能力。
190、企业可利用某个小型业务部门在战略资产积累过程中形成的核心能力,提高另一个小型业务部门战略资产的质量。
191、例如,佳能公司照相机业务部和复印机业务部可采用相似的程序,提高经销商销售工作效率,加快产品开发速度,提高装配线生产率。
192、如果企业的两个业务部门可采用相似的程序,提高不同的战略资产的使用效率,企业就可利用资产增值优势,在不同的市场采用不同的竞争策略。
193、 (2)多次利用核心能力。
194、企业可利用目前业务部门在战略资产积累过程中形成的核心能力,以更快的速度、更低的成本,为新业务部门创造新战略资产。
195、例如,佳能公司打入激光打印机市场之后,激光打印机业务部可利用照相机和复印机业务部的能力,创造激光打印机市场需要的新战略资产。
196、这样企业就可利用资产创建优势,打破新业务部门的行规。
197、 (3)扩大核心能力。
198、企业在新业务活动中积累战略资产,会逐渐掌握新技能,扩大核心能力。
199、例如,佳能公司在创造激光打印机设计、生产、维修服务必需的战略资产时,可能会掌握改进复印机业务工作的新技能。
200、此外,佳能公司还可利用自己在复印机和激光打印机业务活动中逐渐掌握的技能,创造图文传真机市场必需的战略资产。
201、 战略创新者利用自己的核心能力创造新战略资产,或用特殊的方法组合现有的战略资产,以目前的竞争对手不熟悉的战略资产满足顾客的需要,使目前市场领先者的战略资产逐渐贬值。
202、因此,成功的战略创新者会尽力识别、利用本企业的核心。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
关键词: